2024-03-28

轮胎

底盘改装的第一步应该从选一条适用的好轮胎开始。轮胎是汽车性能的终端输出,再好的性能都必须靠四条轮胎才能表现。轮胎的改装不外乎加宽、降低扁平比、胎质的改变。 除非马力大幅度的提升,否则入若只单纯为了提高循迹性通常加宽10~20mm就足以应付一般道路上较剧烈的驾驶方式,而且不致造成转向特性及悬吊负荷的改变。随着动力性能的普片提升,扁平比的降低已是时势之所趋,通常也是配合着轮胎加宽、轮圈加大所做的调整。以市场主流的1600c.c.车种为例,上一代车种大多使用175/70-13的组合,而目前则已改成185/65-14,改装时则以195/55-15或205/45-16为主要选择。 在民智未开的时代,轮胎的改装着重在尺寸的选择,但随着赛车活动的推展,消费者渐渐了解到胎质得改变对轮胎性能的影响,这最大的功臣当属D98J,若单以乾地循迹性表现来看,它的表现实在可圈可点。事实上大多数的情况改装轮胎是为了轮胎选择上的妥协,因为很多高性能的好胎并未提供小尺寸或高扁平比的产品。

轮圈轮圈的加大必须是与轮胎配合着改变,有足够的理由使我们相信,超过半数以上的车主改用大尺寸的铝合金轮圈是为了美观的因素,也唯有16寸的Virage、17寸Corona Exore、18寸的A4才能吸引路人的眼光。除了美观的因素,轮圈的改装是为了散热及轻量化的因素。以铝合金或镁合金所制成的轮圈散热效果要比铁质的轮圈好上许多,若配合轮圈的特殊造型更能达到冷却效果。改装轮圈时要特别注意的是轮圈的Off-set,改用较宽的轮圈时Off-set的原则就是在不磨到轮拱和悬吊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原来的Off-set值。 在这儿要提醒读者的是轮圈的重量才是改装时最重要的考量,来自弹簧上方的重量负荷称为:(Sprung Weight),轮胎、轮圈、轴承、刹车系统、和悬吊系统机构重量的一半,构成了所谓的:『非弹簧负荷重量』(Unsprung Weight),『非弹簧负荷重量』对悬吊系统性能的影响远大於『弹簧负荷重量』,因为悬吊系统作动时我们可把弹簧负荷重量视为不动的,而真正在上下动作的是非弹簧负荷重量,非弹簧负荷重量越大,上下动作时惯性力就越大,每一次上下对悬吊系统的冲击也越大,减轻非弹性重量对悬吊系统改善的效果要远大於减轻同样重量的弹簧负荷重量,而非弹簧负荷重量中最容易轻量化的就是轮圈的重量。 在赛车场上轮圈改装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要争取更大的空间,以便容纳更大的刹车碟盘及夹具。

避震器和弹簧

轮胎的问题解决後接下来就轮到避震器和弹簧,有人会把避震器和弹簧分开换,但我们的建议是高性能避震器应该和渐进式短弹簧一并处理,。理由是高性能避震器都有有它最佳的工作行程范围,而原厂的弹簧的弹簧会使避震器在接进行程上限的情况下工作,无法使避震器发挥最大的效益。如果不得已必须分开换时,应该先换避震器,避免只换短弹簧时避震器抓不住弹簧,且悬吊坐底的情况。渐进式短弹簧是降低车身重心的正统途径,切弹簧或是利用Hi-Low Kit来达到降低车身的目的都不是最正确的方法,切弹簧虽会增加弹簧的弹力系数但所增加的幅度却不足以使压缩行程缩小到让避震器不至於发生坐底的情况,所以切弹簧是绝对不可行的。 现在有很多人会利用来改变车高,我想这是大家对Hi-Low Kit的中文翻译:『车高调整器』有所误解。一般的附有Hi-Low Kit的避震器大多是调整弹簧的支承座,如此一来调整Hi-Low Kit时不但会改变车高更会改变避震器的工作行程范围。举例来说,假设有一组避震器工作行程由上限到下限有20cm,搭配一组短弹簧能把避震器的工作行程限制在距离上、下限各5cm的最佳行程范围内,我们如果利用Hi-Low Kit使车高降低2cm,那麽会使得避震器的工作行程范围变成距离上限7cm、距离下限3cm,对悬吊的搭配性会产生影响,Hi-Low Kit的存在通常只是为了进行车身配重平衡时车高微调整之所需,利用它来大幅改变车高就失去了原意,而且必须面对调整後配重的改变的问题。

防倾

先换防倾 或先换避震器及弹簧常常有所争议,其实这是因为大家对於防倾 的功用有不了解之处。防倾 只有在左右悬吊动作不同步时才会产生作用,也就是说防倾 的主要功能在於抑制侧倾,对於改善平路上高速直进时的漂浮感并没有帮助。因此如果有人在炫耀他装了粗的防倾 後在高速公路上高速直进时变得多稳时,你必须知道那只不过是心理作用。 如果你的车直进时的稳定度已符合你的要求,但过弯或变换车道时的侧倾却让你不能接受那麽你应该先换防倾 。如果连直进时都会有令人不悦的漂浮感,那麽你应该先从避震器和弹簧下手。高性能避震器和短弹簧虽然也会改善侧倾,但绝不可一 的加硬避震器和弹簧来抑制侧倾,这会使行路舒适性和行经不平路面时的循迹性严重劣化,应该要配和防倾 的改装才能收最大的效益。

衬垫

悬吊的连 、支柱、转向机构、防倾 、避震器、弹簧都是经由衬垫(Bushing)和车身连结,一般的衬垫都是以橡皮制成,以减少噪音和震动传入车厢,因此衬垫会产生扭曲、变形,更会影响车手所能得到的回馈。使用软的衬垫在转向或是承受刹车产生的扭矩时,会因为衬垫的扭转和变形造成Toe、Camber和其他定位角度的变化,破坏循迹性。因此对高性能车和赛车来说,衬垫必须采用对转向系统和悬吊系统影响较小的材质。如果你以换了高性能的弹簧、避震器、防倾 ,如果再换上硬的衬垫确保转向和悬吊的动作更精确。一般道路用的强化衬垫是以硬橡胶或 制成,而在赛车上为了要将衬垫对转向和悬吊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通常使用金属材质做为衬垫的材料。改了硬材质的榇垫後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噪音和震动。

避震器

在大部分市售车上,制造商都会使用最软而且最便宜的避震器,以降低成本并获得一般驾驶状态下最柔软舒适的行路性。但是若要用来应付剧烈驾驶则这些避震器就无法胜任了。 所谓避震器的改装实际上是换上阻尼较硬、品质较好并且能和弹簧充分配合的避震器,选择一组适合的避震器是最重要的,要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取得折衷尤其困难。若用在赛车上那麽一切以操控为依归不必考虑舒适性,但是要用在一般道路上就必须有所妥协,这时一组阻尼可调式的避震器,就可提高实用性,尤其在道路多变的台湾,可调式避震器似乎是可认真考虑的投资。

前面说过避震器的压缩阻力和弹簧的硬度有加成的效果,一组弹簧只有一种性能表现,要改变弹簧的硬度唯有更换另一组不同弹力系数的弹簧,有了可调式避震器正可弥补此一缺憾,随路况调高阻尼也等於调硬了弹簧,毕竟调硬避震器要比换一组弹簧来的得轻松的多,甚至有所谓电子调整式避震器,只要在操作车内的旋钮即可轻易的改变阻尼,达到悬吊设定微调的效果。 改装时要先选定一品质好的品牌,然後再从这品牌的系列产品中选出适合的规格型号。一支好的避震器必须有高精密度的柱栓及密闭性良好的油封,高品质的阻尼油(优质的阻尼油是阻尼衰退及气泡现象的治本之道),再加上填充高压气体的气室设计,当然最好是可调式的。目前国内常见的品牌中欧系的Bilstein、KONI以及日系的GAB都是口碑不错的主流派产品,目前的新趋势则是针对特有品牌的专属改装套件品牌,如TOYOTA的TRD、TOM’s,HONDA的Mugen,NISSAN的NISMO,都是很不错的产品。 选定品牌後,就得面临搭配性的问题,在悬吊改装过程中最棘手的课题就是避震器和弹簧的搭配,如果你的车降低车身超过2英寸或是弹簧硬度增加超过20%,你就必须把避震器一并更换。硬的避震器和硬的弹簧要相互搭配,因为弹簧的硬度是由车重来决定,而较重的车需要较硬的避震器。所以在赛车或高性能车上的避震器要比一般车上的硬,用以匹配较硬的弹簧。假如避震器太软会造成车身上下的摆汤,如果太硬会造成太大的阻尼,使弹簧无法正常运作,而且会因为避震器的阻尼作用而造成行驶时车高的改变。由於避震器制造商通常不会提供他们产品太详细的相关技术资料,因此当你要为一部车作悬吊设定时你唯有不断的尝试错误。不过别担心,搭配性的问题可交给为你服务的改装店去烦恼,针对车主的需要搭配出最佳的悬吊组合是一家专业改装店的基本责任,也是顾客的基本权益。而根据经验,最适合台湾多变路况的道路版悬吊搭配,是以较软的弹簧(当然是渐进式的),配上较硬的可调式避震器,以避震器的硬度补弹簧强度的不足,加上可自由调整的阻尼,获得高度的路况适应性。